今日一条热搜横空出世,上海律师起诉拼多多:“砍价免费拿”始终差0.09%表示透支所有人际关系仍失败,让“砍一刀”事件再次成为社会焦点,点开评论,没想到一片叫好声,大多数网友都非常支持这位律师的做法,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一起来看看吧。
更多玩家搜索:
其实作为消费者心理,对于很多商家的促销手段是心知肚明,但也愿意配合“占点小便宜”,得到心理上一点安慰与补给,要说有多大的便宜,也不至于,哪怕就一点点,方式方法用得当,大家心里也都是愿意接受的哈。
话说拼多多从一开始发展就已经很好地掌握了“消费者心理学”这一显著特征,一来就以拼单成团低价打入市场,让大家先从买小零碎开始,接受这个购物平台的模式。说实话,当初的自己也在想:嗨,不就几块十几块的小东西嘛,拼个单也不贵,买回来还可以将就用用,就算质量不咋地也无所谓,不就这点钱嘛,试试看咯。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,发现很多时候只要想买个小东西,第一反应就是赶紧上拼多多下单,随之而来的好像这也需要,那也需要,结果一次性买了好几样。
好啦,时间长了,习惯了它的存在,突然有一天“砍一刀”横空出世,让原本就有点离不开它的你开始关注这个能“占大便宜”的模式。于是一夜之间,你微信好友起码2/3的人给你发来一个链接,让你帮他们砍一刀,甚至有很多早已成为“僵尸好友”的好友也加入这个队列,铺天盖地地砍一刀,让你不得不关注到底能不能拿到补贴的现金奖励?
再过一段时间,你的好几个朋友跟你说:哇,上周/昨天/今天/我的好微信好友/同事/朋友都通过这种方式领到100元/200元了!原来是真的啊,我们也加油“互砍”吧!于是,你们随时都会收到好友发来的链接,无论白天或者黑夜、工作或是休息,都非常上心地互相帮对方砍价。去年我甚至被拉入一个专门的群,取名“拼多多互点群”,此群专职承担起这个伟大的任务,群里都是各行各业的人,大家互不认识,只为互相帮着砍价……哇塞,看看这架势,是多么地热火朝天啊~
今天,突然看到抖音第一条热门新闻“律师砍价免费拿未成功起诉拼多多”,让“砍一刀”事件再次成为社会焦点。点开评论,没想到一片叫好声,大多数网友都非常支持这位律师的做法,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:
1.感觉正常社交被破坏,经常收到朋友发来的帮忙砍价,不想点又感觉不好不点,觉得比较烦,违背了社交平台的使用初衷;
2.认为这是涉嫌欺诈,明明就领不到的,还这样大肆推广,无法容忍;
3.这样打广告的模式让人不胜其烦,不能接受;
……
#社会热点#其实,不管有什么样的原因,作为消费者,都是希望能从商家那里先赚到一些小便宜,这是可以理解的。商家也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自己的品牌做很好地推广,无可厚非。不过,还是建议商家在运用这些技巧的同时,也要注意把握一个“度”。凡事都要在可控范围内操作,平衡好利害关系,大家都很舒服。如果太急功近利,势必适得其反的。
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怎么评价此事呢?
其实小编之前也试过砍一刀,还总以为是自己毅力不够强才没能拿到奖励,这次拼多多被起诉是否能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呢?更多后续热点新闻请持续关注本站。